“禁果效应”告诉我们,要利用好孩子的好奇心
今天,给大家分享“好奇心”和“逆反心理”方面的内容,与两项内容相关的一个心理学效应叫“禁果效应”,也称为“潘多拉效应”。
【来源】
古希腊有个神话,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,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。"为什么不能打开?还要'绝对'?里面该不是稀世珍宝吧?"潘多拉越想越好奇,越想揭开真相。憋了一段时间后,她终于把盒子打开了。谁知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全部罪恶,结果让它们都跑到人间了。心理学把这种"不禁不为、愈禁愈为"的现象,叫"潘多拉效应"或"禁果效应"。
潘多拉效应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。
【启示】
在家庭教育中,孩子的逆反行为,部分就源于"潘多拉现象 "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好奇心也越来越强,但他们毕竟缺少阅历和经验,家长怕孩子走弯路 ,便常用自己的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。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,听不进大人们忠告,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,越想得到,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,越想接触。这样,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。
【应用】
1.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。
拥有好奇心是孩子的一种本能,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,比如说看书,孩子看了这一页,就想知道下一页;比如做题,解了这道题,就想去解下一道题……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所致。
有的家长朋友可能会说,您说的是邻居家的孩子,我家的孩子哪有呀?我要说的是,您家的孩子本来也有,可能是您对这种好奇心保护不当,让它丢失了。比如孩子很想了解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,总是缠着你问这问那,而你却在忙着其他的事情,便不耐烦地训斥孩子。比如说孩子想去见一个人,你却说“哪有这闲心呀”……久而久之,孩子的好奇心便被抹杀了。
好奇心可以产生一种积极上进的情绪,是推动孩子学习的一股强大的动力,作为家长一定要细心呵护。
2.家长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。
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,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。像上面举的两个例子,孩子的好奇心受到挫伤,就是因为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孩子可贵的“好奇心”,应该认真呵护。当孩子不厌其烦地问我们问题的时候,我们应该耐心与孩子讲解;如果我们确实忙着工作,可以委婉地告诉孩子,先让他自己思考思考,或者自己查一查资料,等我们忙完了再与孩子交流,绝对不能训斥孩子。当孩子希望了解某个人、某件事的时候,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去接触,去体验,去感悟,这是孩子认识事物、了解事物的必经过程。
3.家长要引导孩子的好奇心。
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,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这个事情的表面现象来认识其规律性的东西。比如观察夜空,可以领着孩子每天观察,看看星星的变化,渗透天文学知识,让孩子对这个问题更感兴趣。
对于应该明令禁止的事情,家长必须讲清楚“为什么”。有时候,尽管孩子的一些爱好不太合理,但父母也不能粗暴地阻止,这样会扼杀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,因为他们总是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,可是往往父母的不理解和呵斥,从而扑灭了孩子探索的火花。
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,其对生理的好奇也是可以理解的,家长应该多加疏导,而不是一味搪塞,因为你越搪塞,可能越会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,最后可能导致其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。
4.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。
生活中,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浓重的好奇心去挖掘他们的潜能,培养他们的特长,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大家都知道“唐宋八大家”中的“三苏”——苏洵、苏轼和苏辙。苏轼和苏辙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的成就,跟父亲苏洵的教育是离不开的。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都非常顽皮,不肯读书。为了引导他们喜欢读书,苏洵夫妇不仅晓之以理,喻之以义,而且施之以法:每当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时候,他们就躲在旮旯里读书,孩子们一来,他就故意把书"藏起来"。父母"偷偷摸摸""神神兮兮"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。他们猜想父母一定阅读什么好书。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,他们乘父母不在家时,把父亲藏起来的书"偷"出来读。日复一日,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。苏轼、苏辙热爱读书,发奋学习,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。
5.家长要引领孩子多读书。
好奇心也遵循“马太效应”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不同人的好奇心也如财富一般,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,强者愈强,弱者愈弱。
越是博学的人,越是富有好奇心,也就是说,好奇心产生于知识缺口。一个人能否持续葆有好奇心,在于他是否拥有足够大的知识储备。法国作家笛卡尔曾经说过:“越学习,越发现自己的无知。”就是这个道理。博学者,因为知识的缺口足够大,好奇心反而更加充沛。所以,家长应该创造条件,引领孩子多读书,读好书,养成终生阅读的好习惯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温馨提示:亲爱的朋友,如果您喜欢本文,请分享到朋友圈。如果您想更方便地阅读班级管理、教师成长、家庭教育的文章,请点击题目下面蓝色字“追梦教师袁建国”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,再点击“关注公众号”即可。
更多“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”,请点击阅读
找一条搅动池水的“鲶鱼” ——谈“鲶鱼效应”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
“爱孩子,母鸡都会!” 您确定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?请掌握“真爱法则”